首页>中学
让自主、创新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记高二创新特需班学期汇报评价
作者:袁万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15-01-12136496
(图片共10张)

高二(6)班——上海市实验学校首个创新特需班已经成立一年半的时间了。在经历通识类课程的学习、研究方向的确定和特需学习的自主、有序进行后,本学期的特需班学习内容主要是将自己的特需研究内容深入、完善,并形成成果。创新特需班的44位同学每周减少三节核心课程的学习,拥有一个完整的下午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这期间,同学们都为自己的课题做着研究与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临近期末,高中部根据创新特需班评价方案的要求对高二(6)班学生的相关研究课题或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1月8日下午,特举行了高二创新特需班学期汇报评价活动。

此次汇报共分历史与人文、数学与分子、信息与化学、物理与工程等四组,分别由吴越、赵涵洋、孙思原、陈俊辉担任分场主持。每一组由四位学术评委老师构成。汇报由学生自述和教师问辩构成,最后由评价团队给出总评。在自述过程中学生需向评价老师完成课题(研究内容)陈述,本学期开展的相关活动、计划的完成情况、研究结果、学习反思等内容。学生的研究成果包括:创新创造类实物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报告,与本人申报内容相关的社会活动,参与相关比赛的成果。

高二(6)班此次汇报共有10个团队项目、10个个人项目。同学们的选题非常丰富,有的同学选择了在数学的世界中探索数学与生活美妙的结合;有的同学热爱吟诵诗词并自创诗作;还有的同学则对机器人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邀请课外的老师进行了辅导。
例如“校园太阳能发电设计”: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几乎可以永久使用的清洁能源一直备受人们推崇。而在我们学校,不知有没有人发现,在科技楼的楼顶,不知何时开始已经悄然无声地装上了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一切都是李佳蓓同学的杰作。李佳蓓同学通过采集各种数据,定量地分析了在我校的大楼楼顶采用太阳能发电的可行性。她在此过程变得更为独立而成熟。
还有数学建模组。数学建模组在校内已经小有名气。在本次活动中,参加数学建模的几十位同学也是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他们既讲述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时的团队合作与努力,也提到了在平常一些知识的学习。本学期采用了一天九节课的设计,这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数学建模组的同学进行过了模拟与测试,才使这样一个设计能在我们学校有效地进行。
另外“从传热到保温杯设计” 也吸引了评委老师和同学们。徐涵海、印明、陈天奕同学从生活的一些细节出发,向我们大家介绍了他们有关传热速率的分析。他们通过进行精密的物理实验,并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撰写了论文;之后他们又充分利用他们的理论分析,设计了“暖手保温杯”,让在场的评委老师大开眼界。

另外还有Triz理论应用、纳米材料的应用等很多课题也都完成得非常成功。

在有限的汇报时间里,同学们自信、娴熟地陈述自己的研究内容,答辩环节仪态良好,言辞简洁,表述鲜明确凿,有说服力,展现了他们在选题、学习能力和课题表述上的最好的一面。不少课题项目明确、研究方向清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与好评。汇报还体现了高二(6)班学生在特需课程中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他们在某些领域有着独特的兴趣和潜能,并以真诚的态度以一贯之地对待特需学习,形成阶段成果。团队汇报还看特需学习的同学间有较强的交流能力与合作意识,表现出对实际问题的较强的自主、创新和实践意识。
本次参加汇报交流的还有高一创新特需班的学生。他们除了聆听学习外还积极参与答辩环节,他们的机智敏捷和良好素养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褒赞。

正如徐校长所说的,我们要“想学,会学,坚持学”。特需课给了同学们发现、挖掘自己潜能的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在实验的舞台上磨砺和展示自己,为展能成志,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我们努力让自主、创新学习成为我们的习惯。

供稿:高二(6)班 赵涵洋



高中部
2015.1.1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