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校高二(6)班张惠楚、徐侃两位同学,拿着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两轮筛选,从全上海50多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近千位候选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卢湾区教育局、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10年复旦-CEE“未来科学家夏令营”活动的资格。这个夏令营带有浓郁的科研味,在一个多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他们提前当起了大学生,在复旦大学教授的指导下,理论学习、做实验、查资料、写论文、答辩等环节一一亲身体验,感受大学氛围。
其中,张惠楚同学运用经典数学模型完成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世博会人数预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还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东方早报和东方卫视分别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下面全文转载相关报道。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0年8月13日 版次:A02-03 作者:韩晓蓉
有这样一位高中生,从8月1日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对第二天的世博人流进行预测,他测得的数据与世博局公布的实际数据相比,平均误差在0.6万人左右。8月6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致——38.81万人!
他也因此被身边的好朋友们封为世博会客流“民间预测大师”,成为同龄人惊叹的对象。
** 平日最大爱好是编程 **
这位“预测大师”就是上海实验学校高二学生张惠楚。他是运用经典的数学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来预测世博会参观人数的。张惠楚在观察后发现,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每上升1℃,人数就会急剧下降,双休日则是入园观博的高峰。于是,他确定了气温、星期数等影响参数,利用世博开幕以来参观人数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对未来游园人数进行预测。他预测今天的观博人数将达34.53万人。
张惠楚最大的爱好是编程,之所以想到用数学模型预测世博会的客流,是因为他参加了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卢湾区教育局、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10年复旦—CEE“未来科学家”夏令营,这个夏令营让中学生们提前体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阚海斌教授听说了张惠楚的想法后,就向他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再加上张惠楚自己通过编程,实现了对客流的预测。
** 设置课题缘于自身体验 **
张惠楚自己已参观过4次上海世博会,他表示,自己参观韩国馆排了2小时队,沙特馆排了4至5小时。因此,希望能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通过对场馆的热门程度、参观人数、参观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怎样合理安排,可让园区内游客排队时间均摊下来最短。
的确,尽管参观世博会成为很多游客到上海的首选,但是参观世博人数太多,尤其是热门场馆排队时间过长,现场拥挤,也成为让游客又爱又恨的原因。
张惠楚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世博会人数预测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他表示,随着世博会开办逐渐进入中期,来参观世博的人也日益增多。特别是暑假以来世博会经常出现各大场馆都需排三四小时长队的情况,园区内也是人山人海,经常听到有些人抱怨,“我昨天还觉得今天的人不会多,怎么今天有那么多的人来呢?”
其实,光凭人脑凭空想的预测是不可能正确的。于是,张惠楚尝试着应用工程中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世博会人数的分析,详细论述了时间序列AR模型在人数预测中的应用与实现的问题。
【背景介绍】
据举办方介绍,复旦—CEE“未来科学家夏令营”诞生于2006年,该夏令营的活动模式是借鉴了美国精英教育中心CEE与麻省理工大学相关合作项目的经验,并根据上海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安排的。活动为期六周,具体包括第一周的通识教育,第二至第五周的学员与中、美教授进行一对一的实验室探索研究,以及最后一周的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将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有效地引入高中,让有创新能力并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走近大学科研;通过此举探索高中人才选拔、培养的新模式,寻找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口,从而带动上海基础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
信息采集: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