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要求,开学伊始,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部门开展了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分层指导、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导师队伍专业素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小学部立足学科教师全员导师的特点,德育主任郭海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融入》主题讲座。聚焦"激发兴趣"与"帮扶学困"两大难点,结合鲜活案例阐释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融合路径。通过解读《成长导师督导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并分享星级导师育人故事,生动展现"爱心+责任+方法"的导师素养,助力教师成为学生的成长引路人。
初中部构建"政策引领+实践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德育主任程晓蕾系统解读导师制发展脉络及实施规范,为工作推进锚定方向。随后,王婷老师和谢昕佚老师分别进行了专题分享。王老师结合实际,为老师们提供了多种便于开展的小游戏,并分享了切实可行的交流话题,为导师们日常开展集体群聊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谢昕佚老师则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如何利用学校各类平台和资源深入了解学生。这种深入了解为师生交流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了借鉴,推动形成协同育人新生态。
高中部朱琳主任结合学校五年规划,强调"全程跟踪+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首先,徐如青、史颖芳老师进行了芬兰研学分享,为在场导师打开国际教育视野,启发大家融合多元文化,创新并优化指导模式。随后朱主任提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导师要精准施教,例如为高一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选题提供专业指导,帮助高二学生梳理经验撰写典型案例,协助高三学生缓解考试压力、科学规划升学路径,构建阶梯式成长支持体系。
此次培训彰显我校全员导师制的创新实践:小学部突出"学科融合育人",初中部着力"机制方法创新",高中部注重"生涯发展导航",共同织就"全员参与、分层递进、多维赋能"的成长护航网络。下阶段,学校将持续深化导师制建设,助力每位学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撰稿:各部门
复审:范莉
终审: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