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学
“开展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一)——初中部红色领巾季“两弹一星”主题讲座
作者:徐心涵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21-04-032935
(图片共6张)

42日下午,全体中二年级在图书馆401收听了《从两弹一星到强国之梦》专题讲座。作为“红色领巾季”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曾参与到“两弹一星”研究工作中的高级工程师、市百老讲师团成员,王如松爷爷,为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随后的二十年间,中国致力于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的尖端技术——那就是“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与氢弹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我国国防体系的基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对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两弹一星”时期,有这样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而王如松爷爷就是其中一员。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王爷爷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王爷爷从小富有创造力,喜欢写写画画,进入中学后突然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我们年纪相仿的时候,他因制作一根巨型收音机天线被怀疑为特务,从此在弄堂里一炮而红。王爷爷15岁那年,国家决定寻找一批优秀的、有科学天赋的青少年,培养成为未来科技攻坚战的主力军。王爷爷就在这批人才之间。于是1958年,瘦小如“绿豆芽”的他入职中国科学院,一边学习、提升自我,一边工作、研究。“两弹一星”工程期间,王爷爷和他的战友们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年纪尚轻的他要承担惊人的工作量,常常为了一组实验数据废寝忘食地工作几个日夜,一坐下就昏睡过去。“两弹一星”工程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视与关注,一张与毛主席和其他技术人员在火箭模型前的合影被王爷爷保留至今。讲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王爷爷沉醉而感激,我们也纷纷被感染,现场掌声雷动。

后来,王爷爷先后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投身于原子能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管理近四十载,长期从事核电站及核医学的研究工作,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王爷爷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一名成员先导科技决策咨询与区域经济规划研究领域的专家,但他最为骄傲的头衔,还是国家科技队伍中的一名老兵。因为他亲身经历了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为发展中国科技工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于全部生命。因为他曾经与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科技强国与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本次活动的尾声,徐红校长向王如松爷爷赠送了上实纪念品,并为在场同学寄语: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都应当拥有成为国家栋梁材的志向,在自己的特长领域坚持不懈地突破提升,正如六十年前“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科技工作者们。正是他们的热爱和执着,才能实现中国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他们的坚持与拼搏,才能使中国从“两弹一星”,走向“强国之梦。”


供稿:中二1)中队  矫安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