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资深教师示范课“微讲座”纪要
作者:仇虹豪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16-05-232238
(图片共7张)

为教师搭建学科教学展示和学科教学研讨的开放性平台,增加教师学科意识,探讨教育思想,引领学校整体学科教学,本学期开展了“五课制”中的“资深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本次示范课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中学部和小学部共19 位资深教师参与了展示活动。
2016年5月20日下午,继资深教师公开教学课之后,中学部资深教师代表给全体教师作了“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设计”的微讲座。
首先是由瞿祖芳老师代表英语组作分享,初高中英语组有四位老师参加了课程展示活动,此后初、高中英语组进行了联合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瞿老师在讲座中对四位教师的课程设计及公开课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英语组资深教师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是优于个人学习的,但也需要因地制宜,需要老师不断研究。
数学组王海生老师代表初高中理科组进行了交流。对于理科学习而言,学生更需要独立思维,如何在理科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挑战的。理科组的三位资深教师在学校培训讲座后,着重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研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
综合组仇虹豪老师代表初高中综合组三位老师进行汇报,汇报的主题是“合作学习策略实施及成效反思”。张惠娟老师采用的策略是“切块拼接法”,具体实施时,由老师进行小组人员分工和任务分工,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监督和指导。朱卫老师运用的策略是“情境表演法”。通过学生的“多重合作”来解析名作——“最后的晚餐”。仇老师主要采用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法,其中组间合作学习是重点。组间合作是小组合作的升级版,可以两个小组之间交流分享,有时间的话采取全班流动那是容量最大的。
心理组的三位资深教师马季荣、王文革和熊秋玲老师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了他们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中的理念。马老师总体概括了心理组的研究,心理课程有些是概念性的,需要老师采用讲授形式,还有一些情感、体验类的内容,课堂则多运用活动形式。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点,王老师的课突出了概念类心理课的上法,熊老师则体现出活动、体验的特征,马老师的课介于两者之间,三位老师的课均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体现在学生思维上的合作,活动中行为、言语的合作等。
最后,语文组的徐红、袁万萍和顾桂萍老师以小组合作形式给大家呈现了她们的研究过程、成效及反思。袁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其学科特点决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巨大的挑战的,但是学科组的三位老师在经过研究后,都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所体现。徐老师认为,语文课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难,但我们需要做一些尝试。当学生离开了学校,每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合作,包括家庭、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顾老师认为合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需要资源共享,每个人将自己的知识、学识、资源拿出来与别人共享;二是合作中的“开放性”,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智慧,能够创造性完成任务;三是合作中的“分层性”,每个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价值体现。
合作学习是未来学校必须要尝试的方式,这样的尝试要大于学科知识本身。教师要思考如何让课堂聪明起来,如何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不可复制的能力?真正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将来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幸福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不可忽略的。

校长室
撰稿:陆如萍
摄录像:孙顶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