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学
科研永不止步——记高一(6)班第十次通识课
作者:袁万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2020-12-253124
(图片共9张)

       寒风凛冽,却冷却不了同学们的热情。转眼已经到了学期末,高一(6)班的同学们也迎来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特需通识课。我们有幸请到了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梅永丰、蒋益明教授为同学们做本学期收官讲座。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从折纸到微纳制造。看到题目,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折纸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如何能与高精尖的微纳制造技术联系起来呢?梅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纳米薄膜其实就像是材料中的可折叠“纸”。通过机器不断削薄达到纳米级别的厚度,甚至可以使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刚石也变成柔软的薄膜,像纸一样折叠弯曲。同学们这才理解微纳制造这个术语的真正含义。善于观察,善于将生活中平常事物应用到不同领域,就可以擦出创造的火花,燃起科学的烈焰。

梅教授接着告诉同学们,纳米薄膜这种奇妙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比如可应用于运动手环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可以自动销毁的瞬态柔性电子器件、能仿生行走的微纳机器人、还有液体中的微纳火箭……梅教授还为大家演示了纳米薄膜的应用视频。看到微纳机器人笨拙地一步步“行走”,微纳火箭在气体推进下全速前进,接触到氢气后纳米薄膜全部卷起,展现出背景的“复旦”二字,同学们都被微纳技术展现出的魅力而深深吸引,并更加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创造,而这对同学们的特需课程学习也是极有指导意义的。

在梅教授有关微纳制造的专业讲座结束后,蒋益明教授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综评系统与强基计划,使同学们更了解高考政策,也坚定了一些同学为国家基础学科做贡献的志向。同时,革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时代对于同学们更高的要求,时代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正如蒋教授所说的:“同学们不能早早给自己贴上标签,而是要不断尝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国家事业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最后一次通识课,在同学们积极的提问与教授耐心的解答中拉上了帷幕。

虽然这是本学期高一(6)班最后一次通识课,但这并不意味着同学们的科研之旅已经画上了句号。它更像是一个冒号,引领同学们继续做特需,继续做科研。相信同学们会在各自的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撰稿:高一(6)班  赵佩儒

摄影:高一(6)班  郑婷方

高中部

20201225


X